本网讯(谭昊)“产业是基础,收入是支撑,治理是目标。”玉泉街道通过不断完善边界村交通路网建设,补齐基础设施短板,同时大力发展特色富民产业,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收入,夯实基层治理根基,推动乡村全面振兴。
在清溪村二组,施工人员正在对陈天菊家门口的80米泥泞路进行硬化施工。截至目前,该村已完成共计1700米的15条通户道路硬化工程。村民陈天菊开心地说道:“以前出门全是泥巴路,现在全部修的水泥路,出门了散步都很方便。”接下来,清溪村还将通过“四议两公开”程序,对6条1500米通户路进行硬化施工。完工后全村通户道路硬化率可达到95%以上。
基础设施补短板让群众生活更有幸福感,但从长远发展来看,壮大村级特色产业,增加“两个收入”才能让幸福更可感可及。在清溪村村委会旁的稻田里,旋耕机正在进行耕田作业,无人机同步进行现代化施肥。据了解,水稻种植一直是该村的支柱产业,今年冷水米种植面积达2000亩。谈及未来发展,村党总支书记陈天若表示:“清溪村将围绕泉水资源,通过提升冷水米品质,扩大种植面积来发展特色产业。”
通过品质提升,每年每亩冷水米种植可为村民增收300元。今年,该村将通过村级资源发包、土地流转和托管等举措增收,预计村集体经济收入可增加到35万元,较去年增长30%。
说到发展特色产业,紧挨清溪村的柳林村则是大力发展花卉盆景产业,通过资源发包和土地集约经营,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。截至目前,全村共有68户农户发展花卉苗木产业,仅凭盆景销售,平均每人每年可增收3万元-5万元。该村还成立盆景艺术协会柳林分会,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和产销对接,推动全村花卉盆景产业做大做强。村民杨勇介绍:“现在着重于提高树的品质。今年的收入比去年增加了,年收入达到17万元-18万元。”
2024年,柳林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6.6万元。下一步,该村还谋划建设花卉苗木交易市场,进一步整合资源、扩大影响、提升市场竞争力,力争2025年通过花卉苗木产业实现人均收入翻一番。同时,更好地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,通过发包给市场主体,进一步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。柳林村党总支书记苏意祥对未来充满信心:“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70万是没有问题的,我们力争三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0万。”
环境美、设施全、产业旺、人心齐……边界村,不再是落后的标签。边界行调研吹响了强县富民兴村的“集结号”,推动全市干群齐心协力奋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