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网讯(彭丹凤、谭昊)4月9日至4月17日,市委书记李兴兵先后到王店镇、玉泉街道、庙前镇、淯溪镇、半月镇、草埠湖镇、河溶镇的42个边界村,深入农家村庄、田间地头、企业、合作社,围绕全市边界村主导产业发展、村集体经济与村民收入、基础设施建设短板、人居环境整治、基层党组织建设、人口发展趋势等方面开展走访调研。
![]()
“家里用水来自哪里?水压够吗?”“都是水厂的自来水,水压够。”“夏天开空调电压如何?”“我这开都可以。”“跳不跳闸?”“不跳闸。”
每到一个村,李兴兵都会入户走访,随机询问村民生活生产状况、电压稳不稳、水压够不够、收入多少……与村民亲切拉家常、面对面交流。李兴兵还到各村与周边县市区接壤节点,边走边看,向村书记详细了解通组通户道路硬化、消危减土等情况。
李兴兵指出,属地党委政府、村“两委”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聚焦群众喝上放心水、用上稳定电、走上水泥路、住上安全房等民生实事,树立“家庭、家产、家业”意识,加快补齐边界村基础设施短板。各地要抢抓项目建设和政策机遇,积极对上跑争取,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,激发群众“主人翁”意识,动员村民通过以奖代补、投工投劳等多种形式,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。边界村作为展示当阳城市形象的“窗口”,各地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,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,缩小与周边接壤村庄的差距,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。
调研中,李兴兵深入田间地头,进企业、看产业,与相关负责人了解村集体经济收入、人均收入、主导产业、联农带农等情况。李兴兵反复强调,产业发展是实现村集体经济与村民收入增长的根本之策,各地要进一步解放思想,围绕“规模化、机械化、标准化、品牌化”,调整适应各地发展的产业结构,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主导产业,提高产品附加值,提升经济效益;要立足本地资源优势,找准增收切入点、发力点,做好“土”文章,招引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带动农民发展,实现百姓家门口就业,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增长;要充分挖掘乡村旅游资源,打造农家乐、民宿、休闲体验等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,进一步带动村集体经济壮大和村民增收。
在部分村委会,李兴兵向工作人员了解村级组织运行、综窗改革、为基层减负等工作。李兴兵要求,各级党组织要扛责上肩,坚持为民情怀,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,将“产业、收入、治理”牢牢抓在手上,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好务、办好事;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,配强班子队伍,提升干事创业的信心和精气神;要持续巩固拓展减负成果,力戒官僚主义、形式主义;要顺应人口发展趋势,提前谋划未来基层组织体系建设,完善治理体系,提升治理效能。
我市启动“清洁家园”暨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已数月有余。查看沿途的环境治理情况后,李兴兵强调,“清洁家园”行动要再深入、再推进,因村施策,切忌堆盆景、造景观,通过榜样带头等做法,坚持群众主体地位,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,将屋里屋外、房前屋后、田边地头等区域收拾干净通透,建立健全长效机制,整体推进乡村环境变美变好,以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的乡村面貌,吸引带动更多当阳人回乡发展,推进乡村全面振兴。
调研中,李兴兵还到巩河水库、张家口泵站、菱角湖堤等地实地察看,对储水蓄水、水资源保护以及汛期来临设备运行、值班值守等安全度汛工作提出相关要求。
市领导苏琼、廖良龙、周斌、闫伟、栾昕、王丹琰、刘欣怡、杨兴中,青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主任石春雷分别参加调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