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网讯(唐杉)进入盛夏时节,气温攀升,户外作业及活动风险增加。市民需重点防范中暑、蚊虫叮咬及毒蛇咬伤,掌握正确的应急处置方法。
7月20日即将进入三伏天,高温天气下,暴露在户外的劳动者容易出现中暑症状,轻度出现热疹、热水肿,严重则会出现热晕厥、热衰竭,甚至热射病。如果不及时治疗,死亡率可达到40%。
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付雪霜说:“出现中暑症状可以迅速转移患者到通风阴凉的环境,最好是有空调的室内,保持平卧体位,保持呼吸通畅,脱去外套,快速降温,可以用冷水湿敷到身上,头部腋下腹股沟处可以用冰袋包裹毛巾后冷敷,同时尽快拨打120。”
炎热潮湿的夏季,蚊虫、苍蝇等病媒生物活跃,蚊虫叮咬也很常见,被叮咬后正确处理也很关键。“如果有头晕、肢体肿胀、呼吸困难等症状,就要及时来医院处理,还要当心有一些虫子,比如隐翅虫,如果在我们皮肤上千万不要拍打,虫子体内的液体会导致皮肤发炎,蜱虫叮咬,不要直接拔出来,它的口器可能会断到我们的皮下,导致病毒感染。”付雪霜说。
每年夏季,也是蛇咬伤人的高发季节。据了解,目前因被蛇咬伤前往市人民医院就诊的患者就已有十余人。专家提醒,发现被毒蛇咬伤后,切勿剧烈活动,需要第一时间到专业机构救治。发现被蛇咬伤需要前往最近的蛇伤救治网络中心,有蛇毒血清的医疗机构进一步治疗,主要根据毒蛇的种类,选择不同的血清。医学研究表明,抗蛇毒血清的最佳使用时间为咬伤后1-2小时内。早期、准确、足量应用抗蛇毒血清,是对抗蛇毒唯一安全有效的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