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网讯(向海蓉)坝陵街道的苏河村蔬菜专业化种植龙头合作社带头人刘军,2016年当选为市人大代表,连任两届的他积极履职尽责,在自己创业致富的同时,不忘带领乡亲增收致富,用实际行动践行人大代表的职责与担当。
走进合作社大棚,翠色欲滴,一派生机盎然。清晨6点,刘军便和村民们早早地忙碌了起来。采摘、装袋、打包……刘军的动作麻利又干练。刘军告诉记者,他们采摘的这批蔬菜即将运往三峡物流园并批发到全国各地。
通过对栽种时间的巧妙把控,苏河村的蔬菜提前30天抢鲜上市,巧打时间差,赚起了错季钱。“前一年9月25日前后完成茄子、辣椒的播种工作;到10月中旬将已发芽的种子进行定植,并开展育苗、架植等工作;等到了11 月就把幼苗移栽至大棚内,移栽时要施足有机肥与菌肥,以保障作物生长所需养分。”刘军说。
为进一步提高蔬菜品质,刘军着力在蔬菜种植技术、管理上下功夫,大力推广绿色蔬菜。他坚持带头尝试,引进新品种、新技术和新设备,在村里采用精细化、标准化的种植模式,推广适宜本地种植、稳定性好的优质蔬菜品种,一方面利用沼气池对农家肥进行充分发酵,增加农作物的发芽率,提高结果率;同时利用天然的除虫方法,杜绝农药,使结出来的瓜果颜色更加好看,口感更加放心。
“茄子补的元素多,钾镁钙铁锌都要补,差了任何一种元素,都长不好……”在蔬菜行业摸爬滚打已有十年,刘军现在俨然是一个蔬菜地里的“土”专家了,只要查看一眼田间的蔬菜长势,对于蔬菜何时疏枝、何时授粉,补充何种元素,他早已了然于心。依托专业技术支撑,如今,苏河村的蔬菜种植实现了量稳质优。
原先,刘军一直在宜昌从事蔬菜批发,虽已从当阳走出去,但他一直想回乡在村里打造一个特色产业,带富一村乡邻。2015年,他回到苏河村,投资200万建起蔬菜大棚,专门做蔬菜种植、销售。为了拓宽销路,刘军费了不少心思,他利用农闲时节跑市场,积极联系宣传。短短四年时间,刘军的蔬菜销量逐年增加,稳稳占领了本地市场,为当地村民铺就了一条“增收致富”路。
作为一名人大代表,刘军最牵挂的就是带领乡亲们致富。他大胆创新,将村里的4个蔬菜专业合作社整合成为联合社,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产供销全链条服务,以辐射带动更多的农户增收。
福园惠种植专业合作社监事长罗伟龙十分感慨,“原来都是各跑各的市场,各找各的销路,后来我们成立了联合社,主要是以刘军牵头,把蔬菜销往三峡物流园,优势非常明显,菜的品种齐全,质量上去了,也不愁买家,价格也更高了,更为突出的是现在的设施农业每亩收益可以达到近一万元。”
目前,全村发展有1500余亩蔬菜,依靠成立的联合社,年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,共带动农户450余户,提供务工岗位200余个,农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。
“人民选我当代表,我当代表为人民”。村民们的日子有了奔头,刘军深感肩上的担子更重了,责任更大了,“未来想招一部分年轻人回来,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在家就能挣到钱,不需要出门打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