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网讯(方梓轩、李心怡)小麦赤霉病被称为“小麦癌症”,不仅会导致粮食减产,还会产生有毒物质。当前,我市27万亩小麦已经进入抽穗扬花期,小麦赤霉病防控进入关键阶段。
在草埠湖镇,万亩小麦排列整齐、长势良好,在春风的吹拂下泛起阵阵碧色麦浪。麦田上方,植保无人机正来回穿梭、喷洒药剂,开展小麦赤霉病防控。
“现在打药相比拖拉机配药,效率要高,作业质量也更好,一个无人机每天可以打600亩左右,而且覆盖率比人工要高。”当阳市褚家湖粮食专业合作社机手赵雄说。
高效的作业不光来自植保无人机,当地搭建的智慧农业平台,通过低空无人机遥感和田间布设的传感器采集数据,并将数据实时传输至农场智慧农业管理平台的“智慧大脑”,再进行全面分析,自动生成AI检测报告,给出合理解决方案,实现了农业生产管理“天上看、地上查、网上管”。
当阳市褚家湖粮食专业合作社理事孙俊华介绍道:“我们现在正在用多光谱的无人机,对小麦进行病情扫描,扫描的数据会实时上传到平台,经过平台分析,我们会对每块田进行不同的精准地施药,这样会提高我们的作业效率。”
除了技防,农业部门还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,开展苗情、墒情、病情、虫情监测调查,准确掌握小麦生长状况,搭配AI平台的数据分析切实为种植户诊苗情、送技术、解疑惑、开处方。
宜昌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站站长任智强说:“农业部门上下协同,抢抓晴好天气,开展一喷三防,优先使用生物农药,合理配方,做到应防尽防,统防统治,力争今年小麦增产3%以上。”
截至目前,我市共有15支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队、100多名专业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,开展农技指导,全市27万亩冬小麦长势良好。